日常生活中,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:“要想吃嘛嘛香,就要牙周健康。”然而,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按照这样的常识来实践。中国牙病防治基金会的调查显示,我国85%以上的成人患有牙周病。
那么该怎么做,才能守护牙周健康呢?其实,生活中最简单的方法,就是定期洗牙。
洗牙,就是把牙齿表面堆积的脏东西,比如牙结石、牙菌斑、附着的色素还有食物残渣清洗掉,还原牙齿干净的状态。目前最常用的洗牙方法是超声波高频振荡洗牙,有时也会配合使用手工器械来清洁牙齿。
很多人对牙科有本能的抵触,一听到吱吱的声音就紧张,所以即便是洗牙,也会有人担心,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。
有人会问,我天天刷牙两三遍,还需要定期洗牙吗?虽然我们每天都按时刷牙,但并不一定能把牙齿的每个角落都刷干净。牙刷一般能清除65%左右的牙菌斑,对于拥挤错位的牙缝,里面仍会残留少量的食物残渣,日积月累,牙缝里就会形成一块块牙结石,这时候就需要到医院洗牙把牙结石去掉。
有人问,如果牙齿没有不舒服,还需要洗牙吗?当然需要。如果等牙齿出现了不舒服,比如刷牙出血、牙龈肿痛、牙齿松动,再来洗牙,那就晚了。因为大多数牙齿的松动恢复不了,牙龈肿痛引起的牙龈萎缩也恢复不了,所以一定要养成定期洗牙的好习惯,及时防止牙龈炎和牙周炎进一步发展。
不少人担心洗牙会伤害牙齿。实际上,牙齿表面是高度钙化的牙釉质,含96%的无机盐,主要成分为磷酸钙和碳酸钙,是人体最坚硬的组织。用放大30倍的显微镜来观察洗牙后的牙齿表面,牙釉质仍然很光滑,没有凹陷。但是不规范的超声波洗牙操作,可能会破坏牙釉质,所以要到正规的医院洗牙。
有人在洗牙后会感觉牙齿冷酸敏感,其实这是由于洗牙之前牙结石长期黏附在牙面上,阻断了牙齿和外界冷酸刺激的直接接触,降低了牙齿的感受力。洗牙之后,牙结石一下都去掉了,牙面重新暴露在外界环境中,接触到冷酸刺激就会出现敏感。因此,洗牙之后,要注意少接触过冷过热的食物,使用温水刷牙,给干净牙面一个适应的过程。
有人感觉,洗完牙牙缝变大了,牙齿也松动了,这是怎么回事呢?洗牙之前,长期堆积在牙缝里的牙结石,会造成牙龈的萎缩,洗牙将牙结石都去掉之后,牙缝就空荡荡了,我们就会误以为牙缝变大了。
需要强调的是,即使洗完牙会感觉到牙缝大了、牙齿松了,仍要坚持定期洗牙。因为如果不及时去除牙结石,牙槽骨会进一步吸收,牙龈也会进一步萎缩,那时人很可能会患上重度牙周病,最终会导致牙齿无法挽救只能拔除。
多久洗一次牙比较好呢?如果平时刷牙能做到面面俱到,并且坚持每天使用牙线或牙缝刷清洁牙齿邻面,可以每半年或一年洗牙一次。如果牙面经常黏附色素,或牙齿排列拥挤,有的牙缝不易刷干净,就需要3个月至半年洗牙一次。
虽然洗牙是牙周保健非常重要且有效的方法,但还要学会正确的刷牙方法,每天坚持把牙齿仔细刷干净。同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,比如尽量不吸烟、少喝碳酸饮料等,这样我们就能拥有健康坚固的牙齿,享受“吃嘛嘛香”的生活。
来源:人民网-人民日报